大汶口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类型。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故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玉材
大汶口文化玉器所用材质有青玉、黄玉、碧玉、大理石、绿松石等。玉材多采自山东泰山、邹县和莱阳等地。还有些属于石性较大的玉石。
造型
大汶口文化玉器的造型可分为几何形、圆曲直方复合形、人物动物形,还有由各式多个小型饰玉组成的玉组佩造型。几何形造型又可分为圆曲形(如环、璧)和直方形(如铲、斧、刀)。
工艺
大汶口文化中的玉铲钻孔工艺特别,它是用先琢后钻法完成的,先在需钻孔的部位用尖锐的工具反复琢刻,使玉料上形成圆穴,然后在圆穴上再进行锥钻钻孔。大汶口遗址四号墓所出骨雕筒,其上有绿松石珠镶嵌,这是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嵌绿松石工艺实例。
种类
大汶口文化玉器的主要种类有礼器,如玉琮、玉钺等;装饰品如玉串饰 、玉璧、玉环玉镯、玉璇玑;工具有玉铲、玉斧、玉刀等。其中玉串饰是新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组佩造型,在大汶口文化玉器装饰品中占主体地位。玉串饰讲究单个饰件之间的有序组合,强调组合中单个玉佩造型的大体相同或相谐,达到整体串饰结构及视觉效果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