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红山文化玉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山文化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地区。红山文化遗物中,最引人注目和富有特色的是玉器。其造型特征、雕琢工艺及用玉制度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是东北地区史前玉器雕琢和使用进入鼎盛阶段的主要标志,也由此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史前玉器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
红山文化玉器传世品发现很早,在20世纪初国内外的一些书刊中就有著录,但其年代均被定在商周或更晚时期。60年代以前,虽然红山文化已被正式命名,但考古发掘并未出土玉器。内蒙古赤峰和辽宁朝阳等地方博物馆收藏有少量传世红山文化玉器,不过对其文化性质和年代均未作出界定,也未引起学术界注意。
70—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和辽宁的红山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发掘、采集了一批玉器,资料逐渐丰富。这一时期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发现有: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墨绿色玉龙,巴林右旗葛家营子、尖山子、那斯台等遗址采集到玉猪龙、箍形器等100多件玉器:辽宁阜新胡头沟、凌源三官甸子红山文化石棺墓出土玉勾云形器、玉猪龙、玉箍形器等;凌源和建平交界的牛河梁遗址石棺墓出土大批玉器。其中牛河梁玉器种类丰富,造型特征突出,雕琢工艺精良,代表了红山文化玉雕业的最高水平。90年代,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开始进入纵深阶段,综合性或专题性论述甚丰,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将红山文化玉器作为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研究,以及对红山文化玉器材质的地质学研究和玉矿的探寻等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国内外博物馆的红山文化玉器传世品也依据考古资料而得到较为准确的鉴定,并以图录形式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