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9年在四川省广汉市月亮湾“燕家院子”首次发现玉石器后,三星堆遗址的持续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玉石器,为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但近年来,有关三星堆玉石器产地和石料来源的问题,考古学界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有的学者认为就是“川西平原的就近取材”,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存在文明交流和器物交换的可能”,到底是来自哪里?
11月16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举行,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王运生分享了他们团队的观点。
“三星堆出土的玉器主要包括闪石玉、蛇纹石玉、砂岩、板岩、黑曜石、透辉石、石英岩、灰岩、大理石等矿物或者岩石类型的材质。我们的关注重点是蛇纹石质玉石器,研究它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示古蜀先民对玉石料的认识、开发以及使用程度,包括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玉文化内涵。”据成都理工大学王运生教授介绍,蛇纹石玉的母岩是由微细纤维状蛇纹石类矿物集合体构成的蛇纹岩,其分布范围较广,尤其是在邻近红岩山、燕子洞沟、牛圈沟等的彭州大宝山地区有丰富分布,“从地理位置来看,彭州大宝山地区是离三星堆遗址最近的复杂变质构造带,通过水系搬运,这里的蛇纹岩更可能被古蜀人发现并利用。”
王运生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相关区域示踪调查与取样鉴定,分析了彭州大宝山矿区岩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研究了三星堆大玉料、代表性玉石与玉料产地靶区的岩石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三星堆蛇纹石质玉石器、大玉料和彭州大宝山地区蛇纹岩样品在颜色、结构、构造、硬度、主要矿物组分和含量等方面相同或相近,表明四者之间具有重要的亲缘性。
第二,化学成分特征表明,三星堆蛇纹石质玉石器、大玉料与彭州大宝山地区蛇纹岩样品具有明显的亲缘性。体现在其主要化学成分SiO₂和MgO的含量较为接近,且主元素种类和含量几乎相同。
第三,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可知,龙门山构造带的大宝山地区的蛇纹岩矿产资源丰富,可为古蜀先民制作蛇纹石质玉石器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此外,三星堆玉石器中大理岩、石英岩等石材也可在大宝山地区发现相应的原料来源,证实了大宝山地区应该是古蜀先民制作玉石器的石料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