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不谈帝王,也先不谈玉雕,先类比一下国内其他艺术门类的顶尖人物吧。1,文学界泰斗——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学因文革而辍学,转而自学。2,舞蹈界泰斗——杨丽萍,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被国际舞蹈界誉为东方巫女。3书画界——齐白石,木匠出身。诗印书画无人能及。4美学理论界泰斗——朱光潜,他原来是搞美学的吗?这么一类比,问题就来了,你院校派的,还搞不过业余的!更好玩的是,著名画家吴冠中认为——"中国艺术水平不高与画家的文化水平偏低有关,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学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现在连理工科院校也都在搞美术系。吴冠中先生炮轰目前的美术教育产业化,认为中国目前的艺术落后于非洲。
和田玉挂件
吴老先生说院校派只能培养出来工匠不知道是否偏颇,但在目前的培养人才机制下,学院派的应该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知。要学会虚心向民间艺术学习,这块阵地才是艺术的原产地,然后利用自己在院校中学到的不太适合中国玉雕艺术形式的洋理论和造型上的优势加以助推。形成良好的艺术互动。如果相互打击,最后大家只能不欢而散,互相搞封闭。说起一些泊来的艺术理论,对中国本土的一些艺术形式,他们是无法解释的,比如汉画和拓片、皮影戏。拿西方的艺术理论去框东方的艺术形式,这些有点不太合脚。
西方艺术家毕加索,在后期改用中国画的线条来处理造型。他认为自己以前的都错了,在东方艺术中找到了更简洁的方式。这说明艺术理论也有个中西融合的过程,我们坚决反对造型艺术理论中的全盘西化。可悲的是,我们确实又在历史的变迁中,缺乏对东方造型艺术的理论整理。这个致命的真空造成了西化的造型艺术理论侵略东方造型范筹的玉雕阵地。但神奇的是,如果用现代派外来雕塑的语言来塑造玉,一搞就跑调。这里面确实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限制。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尊重玉雕大师就更显重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本领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是不可以问出处的真英雄。